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高高的宗教学书架前随手抽出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不经意间抽出了一次阅读机缘。

休谟对宗教的透视深度不必赘言,如果稍对宗教哲学加以涉猎就会发现,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想必推崇这位实证先辈,而克尔凯郭尔、伯特兰·罗素以及马克思·韦伯们一定也熟读过他《人性论》《自然宗教对话录》这些指明灯般的典籍。

几乎没有一个研究对象似宗教这般复杂而深入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的日常生活、心灵感悟以及意识和行为方式,又如休谟自己在此书序言中写的那样——没有两个人在同一些宗教情感是精确一致的。当然排除休谟特有的怀疑论调,我们也应当承认探求宗教的起源和这些源头的流变分化,本就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这也正是该书的价值所在。

简单地思考片刻,我没有太多犹疑便购入此书。每个晚上睡觉前,颇有情怀地仰望星空一眼,再读几章。涓流赴海,也算是累积了最原始的一切宗教学基础,故分享些读书札记。

第一章 多神信仰是人类最初的宗教

个人对天启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略有了解,深知天启宗教多么憎恨多神信仰或者说是偶像崇拜。伊斯兰教把这一点视为最大的异端,视作根本性的问题,不惜使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一切不认同一神论的人。作为一位当时处在基督教文化圈里的学者,书的第一章就提这样的标题,没有像书里他自己写的阿那克萨戈拉那样被斥为不敬神而仅仅是在学术地位上一定程度被当时低估,应该算是宗教改革之后时代赠予他最大的宽容罢。

这一章翻译成中文一共八页纸,文字精炼,处处闪现着古典论证的光芒。作者遣用单刀直入的结论“多神信仰或偶像崇拜曾经是,而且必然必定一直是人类的最初的和最古老的宗教”。无疑,摆出斩钉截铁的语气需要完备的论证提供支撑。

不难看出,休谟考察了大大小小的分布在不同古代地区的人类起源最初信仰,然后把这个命题置诸历史性的宏大背景下,并且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证逻辑。

既然一神信仰相比于多神信仰是更为高级的、成熟的,在有史可证的远古大多数部族记载都指向了多神信仰,那么如果在更早的史前时期存在一神信仰,就说明某个部族或者全体人类“在无知和野蛮时期发现真理,而在获得学问和礼仪后陷入谬误”。

于是前面的基本论点的论证,被等价到这个反证法使用的小前提——一个新的子命题论证。休谟遣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作出解释: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由低级到高级,从心灵理性角度也是由具象的演绎的印象慢慢发展为抽象的归纳的观念。在这个背景下,一神信仰脱胎于多神信仰的过程,实际上是起初:远古人类的粗浅信仰架构(对于自然方方面面普遍性的敬畏并制造了分司各类领域的神)发展到后来:渐渐塑造为一个绝对完美的神(缓慢区分神的性格中崇高的和浅陋低俗的部分,并将崇高的部分堆叠到某一个敬爱的神祇身上)的过程。

(BACCHUS,也译为狄奥尼苏斯,希腊及罗马神话传说中最重要的神之一,

曾向人类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知识)

在这一章的最后,休谟还通过传播可能性补充了论证,即:人类文明早期,无疑更加深奥的一神信仰在形成上需要更高的条件、更加远离凡人的领悟力——即便碰巧被某些更具有智慧的人所接受,这些智者也无法让其他普通人充分理解。

另一方面,最初的信仰起源于英雄和神话故事。作者认为,“人们的虚弱的记忆、他们对夸张的热爱、他们的放任的粗心,这些原则如果没有得到书籍和书写的矫正,很快就歪曲对历史事件的说明……也决不能召回过去在那些转述中遗漏的真相。”即使如所举的赫尔库勒斯、特西乌斯等寓言的例子所看到,很容易把集体记忆错误移植、堆叠和增删使得这些传说更为集中。但如上段阐述的理由,要么一定的(足以形成一神信仰)理性形成了一神信仰,则这种理性一定可以维持下去;要么不足以形成普遍大众范围内的信仰,一神信仰最终不存在。

话题:



0

推荐

本泽喵

本泽喵

7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吹皱一池春水

文章